学会新闻

...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

《技术经济》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科技和产业》

“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如何打赢转型之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成功举行
2021-12-24

2021年12月18日-19日,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方式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如何打赢转型之战”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师生及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学者、官员、企业管理人员共59033人次通过“学说”和“科创中国”线上平台参加了12月18日举行的年会的全体会议。

image001.jpg

本次年会开幕式和18日上午的全体会议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研究员主持。

image003.jpg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李平研究员致开幕词。

image005.jpg

李平理事长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而工业化、城市化等任务均未完成,人均GDP刚刚超过1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要达成双碳目标,需要对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进行急剧的调整。任务极为艰巨,需要极致筹划、精细设计、不容有错。要对各种可能的技术路径和政策措施做严谨、科学、周密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估论证;要创新体制,鼓励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区域创新,优化资源配置;要“坚持创新驱动”,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image007.jpg

李平理事长提出,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的使命是探索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技术和经济的融合,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说,双碳目标及其实现路径、方法的研究和政策选择,都属于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也是学会未来的主要的研究、工作领域。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咨委委员徐锭明主任做了题为《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一次治国理政的大考》的学术报告。

image009.jpg

2020年我国芯片的进口额攀升至近3800亿美元(25000多亿人民币),约占我国进口总额的18%。美国对我国的一些龙头企业进行出口禁运,芯片成为我国众多“卡脖子”产品中的最大的“痛点”。问题在哪儿?怎么办?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02专项技术总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理事长叶甜春研究员在线上做了主题为《关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的报告。

image011.jpg

电力行业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行业,不仅自己要达峰,而且还要支撑全社会尽早达峰,助力全社会低碳转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学会第三届技术经济奖和杰出贡献奖获奖人,欧亚科学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牛东晓教授以《我国电力工业的数字经济转型发展》为题,介绍了中国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

image013.jpg

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要支撑。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雷家骕教授以《自主创新攀新高:科学驱动的产业技术创新》为题,介绍了他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心得。 

image015.jpg

学会决策智能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青,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吴德胜教授就《风险智能:信用金融的机遇与挑战》做学术报告。 

image017.jpg

18日下午的年会全体会议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聘教授杨德林主持。 

image019.jpg

学会副理事长、学会第三届中国技术经济奖和杰出贡献奖获奖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兼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研究员做了题为《新时代要大力倡导“负责任的投资”》的学术报告,从工程技术经济的视角首次提出“负责任的投资”这一重要概念,并将其界定为能够满足需求可靠性(Demand Reliability)、工程可行性(Engineering Feasibility)、运营有效性(Operational Efficiency)、财务合理性(Financial Rationality)、影响持续性(Impact Sustainability)和风险可控性(Risk Controllability)要求的工程投资,强调“负责任的投资”需要负责任的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image021.jpg

中美关系决定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倪峰研究员为年会带来了主题为《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与当前的中美关系》的学术报告,全面介绍、 分析了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使大家对中美关系的严峻形势有了深刻的认识。

image023.jpg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在这个背景下,如果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研究员在年会上分享了题为《中国人口负增长趋势特征及对策》的学术报告。

image025.jpg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教授以京津冀为案例,做了题为《“双碳”目标视角下的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的学术报告,分享了他对双碳目标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image027.jpg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杰教授做了题为《高校基础研究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断裂效应》的学术报告,就现阶段高校的基础研究是否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全新的看法。 

image029.jpg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三希教授在线上以《平台经济发展与治理》为题,向年会分享了他对目前关注度甚高的平台经济问题的研究成果。

image031.jpg

2021年12月19日是学术年会的平行论坛阶段,全天共举行了13场平行论坛和1场研讨会。

  1.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边疆生态与资源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了“边疆地区生态资源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经济问题”论坛。

  2.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运输技术经济分会主办了“碳中和背景下交通碳减排影响与路径”论坛。

  3.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装备质量分会主办了“质量创新与效率”论坛。

  4. 《管理科学》杂志主办了“面向壮大新动能的创新链效率提升:《管理科学》专栏稿件”研讨会。

  5.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知识产权专委会主办了“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与高质量发展”论坛。

  6.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了“融合、转型与共赢”论坛。

  7.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决策智能分会主办了“复杂社会信息网络下的风险感知与智能决策”论坛。

  8.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科技创新政策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办了“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

  9. 年会设置5个征文交流分论坛,主题分别为:区域创新、产业与企业创新、技术管理、数字经济、能源环境。

  10.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投融资分会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咨公司)联合主办了“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投融资分会研讨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方法创新”。  

last.jpg

12月19日的平行论坛和研讨会参会人数共计有43726人次。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历时两天,超过10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会议,展示了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的影响力,也展示了新时代数字技术对知识传播的强大推动力。